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较早的国家之一,其都市农业发展速度很快,成效也非常显著。在建设有“农”的都市理念中,日本都市农业以其重要角色给都市带来了温馨与魅力,而被称为都市的“绿肺”和 “后花园”。
都市农业,是指分布在都市内部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日本都市农业主要集中于三大都市圈(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分为观光型农业、设施型和特色型农业三种发展模式,具体包括市民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渔业、自然休养村、观光牧场、森林公园、自助菜园、农业公园等多种类型。
日本学者认为,都市农业在都市化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都市“绿肺”和 “门面” 的机能。在建设有“农”的都市理念中,日本都市农业以其重要角色及给都市带来温馨与魅力,而被称为都市的“后花园”。从现代化都市的建筑、文化、景观、公园绿地、行道树、休闲生活广场、田园等多方面的综合需要来看,没有农业的都市势必缺乏生机、缺乏活力,黯然失色,因此农业是都市的“门面”。
具体而言,日本都市农业具有如下功能:
一是为都市居民提供生鲜的农产品。以东京为例,有12000公顷农地,27000户农家,其中专业农家占15%,这些农家提供了约占东京批发市场50%左右的蔬菜。
二是具有绿地的机能。有关调查显示,邻绿地的住宅估价高,农地因有耕种活动估价更高。他们认为没有农业的都市,由于建筑密度过高,有令人窒息的感觉。
三是防灾及灾害发生时的疏散空间。
四是市民农园、学童农园等为市民接触农业提供了最佳场所。
五是农地为未来都市化发展预留了空间。
六是农业在都市中应属最佳职业之一,在多样化的职业中农业是最有趣和最有活力的产业。
七是农地是弥补都市设施单一化的重要空间。
日本都市农业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战后经济高涨期,当时农场主结合生产经营项目的改造,兴建多种观光设施,先后开辟了40多公顷的观光农园。农园内设有动物广场、牧场馆、花圃、自由广场、跑马场、射击场等。这种观光农园主要以日本岩水县小岩井农场为特色,小岩井农场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各具特色的设施和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平均每年接待约79万人次,为农场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由于城市街区土地利用失控,导致农业用地不断被征用。1961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农业基本法》,鼓励城市近郊农业由水稻生产向果蔬、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作物栽培转型。整个六七十年代,日本都市农业主要针对特大国际化都市的局部地区,进行规模化生产。由于这段时期小规模产区被忽视,加之在税收方面的不合理等,许多学者将该时期称为日本都市农业的衰退期。
1990年,日本实施《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推动50~100平方米的大面积的体验型市民农园面世,规定承租市民与其承租的农园土地之间的距离,原则上在30分钟车程以内,较大都市可以在一个或一个半小时,东京可达两个多小时车程的距离;市民农园的农地可以租借,一次租借期以5年为限。
1995年4月,《农山渔村停留型休闲活动的促进办法》规定了“促进农村旅宿型休闲活动功能健全化措施”和“实现农林渔业体验民宿行业健康发展措施”,推动绿色观光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规定都府县及市町村要制定基本计划,发展休闲旅游经济,国家需协调融资,确保资金的融通,从而规范绿色观光业的发展与经营。同时,随着日本加入WTO,日本通过采取相应激励措施(给予贷款及贴息),小规模的产区得到较快发展,生产手段也逐渐向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发展。
按照所利用的资源类型划分,日本都市农业可分为以下几类:
农产品直接利用型:利用当地栽培的苹果、葡萄、李子、樱桃、草莓等规划为观光果园。
畜产利用型:以饲养的家禽及可爱动物如小羊、迷你猪、兔子等为主,并有饲养的牛供作挤奶表演等。
林产利用型:如森林公园、野营场等。
水产利用型:以水上活动为主,海钓、潜水、水族馆参观等。
农作过程利用型:让市民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如市民农园、插秧割稻旅行等。
文化资源利用型:以传统的乡土文化为主,如乡土文化保存馆、文化传习所、民间艺术展览厅等。
农村资源利用型:提供农村民宅给游客住宿,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其中较著名的有“故乡之家”、“农家别墅”等。
日本都市农业若按经营形态来划分,则主要有以下七种类型:
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由没有农地所有权的市民承租的市区或近郊区农地而进行耕作的园地。
承租者可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进行庭院式经营,以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农地所有者将农地出租收取租金,平时尚可帮助忙于工作的市民照顾农田,收入要远多于自己种田,因而这是一项使委受双方皆受益的事。
日本市民农园的类型较多,依据农园承租使用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家庭农园、学童农园、高龄农园、残疾人农园(如盲人农园)等。
银发族农园
银发族农园是日本专为65岁以上的退休“银发族”开辟的。目的是让高龄化社会愈益增多的银发老人获得心灵的安宁,获得规律性与回归自然相结合的健康生活,体验耕种、收获、享用农产品以及把产品馈赠他人的快乐,扩大人际交往,追快往事,返老还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在高龄化社会,银发族农园值得大力推动,高龄者所获得的快乐可以解决其健康、医疗与照顾等多方面的问题。
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包括专业性农业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专业性农业公园依据农产品种类而构成其风格特色,如葡萄、水稻、果品、花卉、茶叶、桑等都可以构成专业性的农业公园。目前日本的农业公园多为综合性农业公园。一般在公园内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其中以果树为主体者又可称之为果树公园,以花卉为主体者称之为花卉公园。农业公园的面积,因性而质与功能而异,既有迷你型如0.3公顷的水稻公园,又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但大多在10-50公顷之间。在经营方式方面,既有政府经营而免费提供社会大众利用者,也有收取门票的公园。从提高经营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与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方面考虑,以财团法人的经营方式最受欢迎。
民宿农庄
日本的农庄规模较小,但景观优雅瑰丽,因此许多农庄都成为都市人口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寒暑假还可以成为都市学童进行农村生活体验的场所。在日本,农户耕作面积比较小,但是比较突出秀丽的景色、农村文化和农副产品特色。在这些地区,农民将废弃或多余的农舍加以改造,提供给都市休闲度假者住宿,称之为“民宿”。“民宿”的住宿规模可容纳25-60人,以当地特色食物供应早晚餐,一天的收费在5500~6500元之间(赵过10000元以上的要缴税)。经营以家庭成员为主,有的少量雇人。
观光农业园
主要包括观光农园和观光农渔村,以及二者的结合。在都市或近郊地区,利用农业产业、各种农业设备及农村资源,作有计划、有组织的规划设计,并安排多种观光、采果活动,可吸引很多城市观光人口。
自然休养村
日本在风光明媚、景色怡人的农村或农业观光点,大力发展自然休养村,使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乐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由于游客的参与会对田间作物造成损伤,或干扰社区居民的生活,因此在自然休养村的整体设计、软硬件设施的布局、动态与静态活动的安排等方面,都特别注意与社区生活的配合,同时也强调对其加强管理。
体验农业
发展体验农业是日本都市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日本特别注重孩童对农业的参与体验,使其接受农耕教育。在体验农业的规划设计上,依据不同族群特点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其办理单位遍及乡镇公所、农协、民间企业,也有农协、公所与农民三者合作办理者。不少县政府将体验农业列为学校的教育内容,而中央的国土厅更倡导举办全国性的有关“农业、农村之教育恳谈会”,并推动教育农园、自然教室、森林旅游等农业体验形态的制度化。
来源: 中环易达